随着距离英国脱欧的最后期限10月31日越来越近,英国的政治局势也越来越让人捉摸不清。
8月28日,在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的要求下,英国女王授意悬停议会,目的是不给议员们足够的时间商量制定新的脱欧协议。
在约翰逊之前,前首相特蕾莎梅提出的协议通通被议会否决,而这次约翰逊铁了心要按时在10月31日前脱欧,那很可能意味着英国没有签署任何与欧盟的贸易与法律协议就脱欧,那后果会是一片政治与经济上的混乱。
而约翰逊也放出“要么做要么死”,”我宁愿死在沟里也不会求欧盟再拖延脱欧“的狠话。
约翰逊悬停议会的消息一出,立即引来了其他议员与民众的抵触与愤怒,认为约翰逊是在“谋杀民主”,大量抗议者聚集在议会或唐宁街表达他们的愤怒。
之后,下议院用328比301票获得了议会日程的控制权,意味着他们有机会来讨论一个延迟脱欧的法案。而约翰逊自己的保守党中,有其他21名保守党议员“背叛”了约翰逊,与反对党站在了一起,约翰逊则把他们从保守党中开除。这下,约翰逊失去了在议会的主导权。
从2016年6月全英公投,决定脱欧后,英国的政治闹剧似乎就一直在更新。
对于脱欧支持者来说,约翰逊是他们期望的强硬领导者,虽然约翰逊悬停议会这一做法不符合传统,但他们认为至少约翰逊有决断力。
对于留欧者来说,约翰逊的所作所为又加强了他们对他独断专行的负面印象,认为他不遵守规则,不顾一切想要达成政治目的。
脱欧无疑将会对英国产生在经济上的深远影响,对那些在英的欧盟公民,和在欧盟成员国的英国公民,他们的未来也充满了不稳定性。
其中最关键的是北爱尔兰和爱尔兰之间的边界问题。
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爱尔兰共和军(IRA)组织在英国主导了一系列的恐怖活动,其中受害者包括菲利普亲王的叔叔隆巴顿伯爵。IRA的创立源于爱尔兰民族主义者希望北爱与爱尔兰合并而从英国脱离的政治诉求。
IRA给那个时代的英国民众造成了几十年的恐慌,但在1998年签订和平协议《贝尔法斯特协议》,并且随着欧盟的扩大和深入后,北爱尔兰的边境问题得到了暂时的安定。人们与商品货物可以自由来往爱尔兰与北爱尔兰的边境线,北爱与爱尔兰仿佛一个国家。
但一旦英国脱离欧盟,属于英国领土的北爱尔兰将与爱尔兰有不同的贸易与法律制度。更有可能导致有实体的边境线,让人与货物的往来不再自由。
而当人们享受了40多年的移动自由后,突然拉起的边境线很容易让爱尔兰的民族情绪再度上升。
为了避免这种隐患,英国政府承诺了无论发生什么,也会保障“爱尔兰的后盾”(Irish backstop),也就是答应不会在爱尔兰与北爱之间设立边境线。
在9月11日,苏格兰最高法院认为悬停议会这一行为是非法的,因此议会必须立即召回议员商讨脱欧事宜。但英格兰法院却称悬停是政治事件,不该由法院来介入。
因此,反对议会悬停的活动家Gina Miller向英国最高法院控告英格兰最高法院不管议会悬停。
同时,英国政府又向最高法控诉苏格兰法院的判定。
结果,英国最高法院预定用3天来审理这两个案子,并且派来了11位大法官。而通常最高法只会派5~9位大法官来审理。可见这次事件的重要性。
司法丶立法与行政机构互相角斗,也是令人前所未闻。
周三9月18日,欧盟告诉约翰逊,他有两个星期的时间拿出一个协议来替换现在的“爱尔兰后盾”方案。
欧盟轮值主席国——芬兰的首相称,如果到九月底约翰逊拿不出白纸黑字的提案,那么一切就结束了。意思是,欧盟也会眼睁睁地看着英国无协议脱欧。
但两个星期时间对于约翰逊似乎有些勉强,英国国内政治让约翰逊处于不利的状态。
英国议会可以发起对首相的不信任案,发起新的大选,但因此可能会要求欧盟再度延迟脱欧的期限。
但是欧盟此前已经两次同意英国延迟脱欧。
欧洲理事会( European Council)主席Donald Tusk在当时给出10月31日这个截止日期称,英国最好拿出一个让人满意的方案来,要不英国也可以取消脱欧的打算。
欧盟成员国将在10月15日举行峰会,他们希望能早点知道英国的选择,因为他们也不想拖到最后一刻来讨论脱欧协议的细节。
设想,如果英国在最后期限的一星期前提交新的脱欧协议,欧盟不得不快马加鞭拿来审查,如果欧盟有不满意之处,可能会把协议再退给英国,因此拖延英国的脱欧日期。但如果欧盟草率同意英国的协议,则可能伤害自身的利益。
而欧盟早先已断言不会再和英国政府展开新的谈判。欧盟此举,既是想节约自己的时间和政治与经济资源,也不想显得对英国态度太过宽和随便。
欧盟顶梁柱法国就意图想让英国脱欧成为一场艰难且不光彩的“离婚纠纷”,过程越艰难复杂就越有利于欧盟,就越能劝退那些也想过脱欧的其他成员国。
英国脱欧的复杂前景也极大降低了投资者对英国的信心,他们纷纷转到德国或荷兰进行投资。英国民众和商家也囤积商品,害怕一旦恢复了关税,物价将会大涨。
英国工党也提议展开新的一轮公投,但新公投无疑会侵害英国政府的公信力,让那些对结果满意的选民愤怒。并且,如果投票人数并没有广泛的代表意义,公投结果是否真的能代表全英国的民意?
根据英国民调显示,目前支持留欧的人渐渐超过支持脱欧的人。三年前,一场公投确定了英国人和在英的其他欧盟公民的命运,但这一公投的结果极具两极分化,一半的人口丶以乡村地区的中老年人口为代表的,希望脱欧,而另一半人数稍少的城市年轻多元化的人口选择了留欧。
但这混乱的三年下来,越来越多英国人开始迷茫,也有人既不想脱欧也不知道该不该留欧。他们的国家站在了十字路口,而有些人已经后悔当初投下的那一张票。
当时为了赢得竞选而提出公投承诺的卡梅伦,也在近日接受采访时说后悔拿国家的命运来助选。他称今日英国的混乱,他也难逃其咎,他会接受所有对他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