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有很多优秀的地方,但还不至于原文说的那么好。
黑色部分来自原文,红色部分为我的亲身感受。没有逐条驳斥那么严重,无非是以亲身经历做一些补充,给大家更多的参考。
我在澳洲三年,我越来越感觉到这里的政府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而且服务到了极至!
我在悉尼也有两年多了,感觉这里的政府在为所谓"人民"服务上付出的努力不少,但距离极致的差距还是不能用云泥能形容的。拿悉尼的公共交通来说,公交网络的覆盖面不够广,很多地区没有私家车的话将十分不便,且交通定价系统复杂,车票价格较贵。
说句实话,三年了,我没赚什么钱,可能还比我来的时候少了,但我从来没遇到过一件让我窝心的事,也没遇到过一个让我难堪过的人,更别说骂人,打架,偷盗等犯罪了(我不是说澳洲没有犯罪)。
两年多,仅仅凭借利用业余时间在7-11和华人超市做收银员的收入,已经可以负担我的所有生活开销,且有相当的结余,当然想赚出学费还是很难。在澳洲"赚钱不难,攒钱容易"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必须提到的一点是,如果收入超过一定数额,缴纳的所得税将非常高,实际收入起码在数字上看起来很令人寒心。也就是说,想养活自己很简单,想过得风光一样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至于让人窝心的事,实在太多,简单带过:中国人在小偷小摸干坏事的时候还会有所顾忌,澳洲的人尤其18岁以下无需承担法律责任的青少年以及25岁以下的青年干起这些龌龊事情来完全以此为乐、没有顾忌且脸皮极厚死不承认。也许是我从事的工作的关系,见到形形色色的人太多,好的让你如沐春风,打心眼里看高一眼,坏的让你恨不能一巴掌撂倒然后枪毙他5分钟。原文作者没有遇到过一件让人窝心的事实在太幸运,让我羡慕的很。
咱们在国内拼命赚钱为了什么?老婆,孩子,父母,大家的健康。真正为了满足自己私有欲望的人很少。但到了澳洲,我发现这些东西政府都已经替我做好了,我需要做的就是照顾我好自己就行了。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我没有动力了。
医疗全部免费,孩子上学全部免费,上大学可以贷款,找到工资在一定数额以上的工作以后才用还贷款。 生孩子国家奖励3000元,孩子每月的补贴够付我的600平米房子的租金,或少加一点就可以付购房贷款了。老婆每月领到的养育孩子的补贴和孩子拿到的差不多,而我因为有一个5岁以下的孩子,政府给我很大的税收补助,将近五分之四不用交纳。
在澳洲看病,如果有PR或者本地身份,也不是完全免费。只有在部分公立医院可以办理免费就医而且还需要排队,至于排队时间,看运气。私人诊所?补一颗牙1500澳币=9000人民币。
大学以前的学费的确可免,澳洲的很多孩子的确不需要好好学习,但是据我的一个在本地生活了20年的老板讲述,出人头地的孩子基本占应届学生的2%,想超越其他98%的孩子,就必须补课,不光华人孩子补,老外的孩子也在补,且这一笔补课的费用相当可观。可以说这2%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所承担的压力,也不比国内的同道们少很多。
我家的后门从来不锁,任何人都可以从后门进到我家里,当然就可以拿走任何东西,但却从来没有。你的钱包丢了,就会有人打电话给你(如果他能找到你的电话的话),你会发现里面的硬币还在里面。
也不知道是原文作者的生活环境实在太好,还是我太衰,留澳两年多来,被入室盗窃、被持枪抢劫、被醉酒闹事、被打架斗殴我都或多或少经历过或身边的朋友经历过,而这些事情在国内呆了二十多年从来就只是听说。事实上澳洲的治安环境不见得比国内强:想想整个澳洲比中国少多少人,受教育的比例比中国高多少,就知道中国其实真的是个很安全的国家。
无论多么拥挤的场合,从来不会有人碰到你,更不会挤你(观看世界杯比赛除外),再急也会去排队,所以总会有人问你:你是这个队伍的最后一个吗?
大多数场合澳洲人在排队这一点上做的比国人要强。但要说"无论多么拥挤,从来没有人碰到你"怕是有些过分了,只是澳洲人的确会尽量保持相互的距离,尽量尊重彼此的空间而已。在这一点上,国内人实在太多,N倍于澳洲的人口,实在没法比。
永远不会有开车加塞的情况,也总会有人给你让车让你去加塞。永远不会堵车,但高峰期你会发现车速会慢的出奇。没有交通警察,只有那一明一灭的红绿灯,没有人会无视交通灯的存在。所有的汽车都会给行人和自行车让路,包括在小路上闲庭信步的小鸟。周末,几乎每一个购物中心的停车场都会人满为患,很多人会开车在停车场转圈找位置,或等别人离开,但,你会发现离大门最近的几个残疾人和母婴停车位却空着没有人停。
开车加塞的情况比国内少太多太多,至少老外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比国内强太多。别的不说,从考驾照的严格程度还有交通违章的处罚力度就可见一斑。这事情上不多说,请诸位看官爱惜自己的生命安全,尊重他人的生命安全。
买车的费用为车牌费每年500元,仅此而已!没有养路费,没有购置费。当然肯定是要保险的,我的车全保每年不到500元(当然和车的高级程度有关)。没有过桥费,收费站是不存在的(城市隧道除外,一年也不走一次,还可以绕行)。
具体多少钱我不知道,咱实在没钱买车。不过至少收费站确实凤毛麟角。在澳洲有车会很方便,荷包出血也很方便。
永远听不到大声喧哗,无论是饭店,车站,商场或酒吧(体育场除外)。凡是带屋顶的地方全部禁烟,离儿童游乐设施50米之内禁烟。
永远听不到大声喧哗的话,估计只有荒郊野外了吧。澳洲人嗜酒的很多,醉了什么都能干的出来,喧哗只是小儿科而已。至于抽烟,的确不多,不过就怕你的室友抽烟,那这二手烟就吸定了。
我儿子在路边随意向公共汽车招了一下手,会引来车里几个人给他招手示意。
多试几次,必然会有某根手指出现,并伴随F开头词汇的口型。
注册一个公司75元三年的注册费,然后就可以营业了。没有注册资金,也没有经营范围。没有工商,也没有税务,更没有什么城管大队。年底,自己填表自己报税,没有人管你,如果你不想报,没问题,当然查到你,你这一辈子就别想轻松了。
好吧,税这东西,澳洲弄的也不比国内简单,当然名目肯定比国内少,且比较透明。
按照网上公布的数据,2010/2011年度澳大利亚人均年收入为67000澳币,需缴纳的税款为
4650+(67000-37000)*0.3=13650,占原收入20.4%,故实际收入为:67000-13650=53350,占原收入79.6%.
这里人均年收入大概50000澳元,每周大概为1000澳元。一个DVD为40元,液晶平板32″电视2000元,SONY的摄像机 800-1300元,NIKON的专业数码相机D50,800元,意大利3+2真皮沙发1800元,IBM手提电脑2000元,收费电视所有频道加一起大概40个,每月100元,全新的韩国现代车,起价13000元,本田雅阁3.0,40000元,BMW318,50000元,保时杰20万,一般级别的的游艇60000元,两个城市之间的飞机票一般为100-200元,飞回中国的机票为700-1200元,飞到美国的机票为1500-2500元,一个 600平方的土地,上面盖着一套150-250左右面积的平房,大概要30万(看地理位置)。
澳洲的房价没有特别具体了解过,只知道不比国内一线城市的便宜。但是区别在于,买了这房子,永远都属于你,没有什么70年的年限。
我无意去比较中国和澳洲的好与坏,两个国家国情差距很大,几乎没有可比性。但在这里我得到了很多以前想都想不到的待遇(完全和金钱无关),而且许多东西可能是我在中国要努力一辈子才能得到的。这是一个只有富人没有穷人的社会!富人住10万平方的大庄园,穷人住500平方的小平房;富人开100万的宾力,穷人开15000元的韩国车;富人可以有几个自己的私人别墅,穷人在假期的时候可以花一点钱去租一个同样风景秀丽的海边别墅;富人可以有一个象航空母舰那样的游艇,穷人可以很轻松的分期买一个足够全家人一起出海的游艇。
国情,现在已经快成为一个借口了。没什么比我们中国人太多这个借口更适合当挡箭牌了。
重要的是你从来就不可能一眼分辨出你面前的这个人是富人还是穷人。他一样的遵守交通规则,一样的照章纳税,一样的被警察抄牌罚款,一样的为了找一个停车位在停车场转来转去,一样的不会在公共场所抽烟大声喧哗,一样的光着脚在家门口的人行道上走来走去。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吧。一眼分辨能分辨出的只怕都是伪富人和伪穷人。澳洲大街上一身奢侈品的人有的是,可是不见得就多有钱,毕竟国内的奢侈品在澳洲相对便宜。至少LV神马的随处可见。澳洲的蓝领工人工资普遍高于白领,倒是比较容易分辨。但凡能看出是做体力活的,一般都是有钱人~~一个开卡车的大叔居然有六处房产~
这就是澳大利亚和谐社会的标准。不多说什么了 大家都懂的…
其实西方文化和我们的文化真的有太多的差异。可以说我们和西方人的整个人生观价值观就完全不同,自然催生出的社会制度和体制以及大众的认可度都会有差异。
一句话,澳大利亚和谐社会的标准还有我们中国和谐社会的标准都在改进中。多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学习别人的经验,汲取精华,少走弯路,能做的还有很多。革命尚未成功,我辈还需努力啊。
其实写这些东西的原因有一点是原文作者所使用的"永远"、"从来"、"不可能"之类的字眼实在是偏激了一些,还是希望能让大家意识到澳洲不是天堂,没那么完美。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里不是我们的祖国,不是我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