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 9200
经验 9202

中澳建交之父 - 澳洲前总理去世!众人哀悼(附珍贵历史图片集)

发布于: 2014/10/23  7:24 pm

被人们尊称为“中澳建交之父”的澳大利亚前总理高夫.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去世,享年98岁。

援引人民网的报导,惠特拉姆于1972年出任澳大利亚总理。在他的任期内,澳大利亚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成为与中国建交较早的西方国家之一。此后,惠特拉姆先后11次造访中国,为中澳关系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援引人民网的报导,惠特拉姆于1972年出任澳大利亚总理。在他的任期内,澳大利亚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成为与中国建交较早的西方国家之一。此后,惠特拉姆先后11次造访中国,为中澳关系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他的家人通过一份声明宣布了他去世的消息。他的孩子们Antony, Nicholas, Stephen 和Catherine表示,他的父亲启发了数以百万人。声明称:“他是一名受人爱戴的丶慷慨的父亲,他是我们,我们的家庭和数百万的澳大利亚人的启迪之源。”






惠特拉姆的太太玛格丽特.惠特拉姆于2012年3月去世。据称,一场私人火化仪式和一场公共悼念仪式将举行。人人纷纷表示对这名在澳洲历史上颇具争议性的领袖的缅怀和追思。




澳大利亚总理托尼.艾伯特描述惠特拉姆是一名“他所在时期的巨人”。艾伯特在一份声明中称:“我们铭记他在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以及作为一名议会成员丶作为总理和作为大使对澳大利亚作出的毕生的贡献。”




(总理关于Gough Whitlam去世发表的声明)






国会大厦降半旗哀悼Gough Whitlam

澳洲各界名人也缅怀了这位伟人,纷纷在Twitter上表达了哀思和悲痛之情:








Jeff Kennett(澳洲前维州州长):再见Gough Whitlam,一个伟大的男人,他致力于让埃尔金大理石回归希腊。他是一个超级幽默的朋友。

此外,这位总理的去世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讨论,以下是我们总结的一些评论:

Whitlam的澳大利亚联邦宪法大事1)1974年工党政府提交的多个法案连续被自由党控制的参议院阻扰,他动用宪法57条让总督同时解散众议院和参议院,举办大选。2)在同一年,他再次动用57条发动了第一次两院联席投票,通过法案。3)他是在1975年宪政危机中被女王总督解职的工党总理,他当年是推广很多现在看来很正确,当时却是很有争议的政策。

从政治公关角度讲,他是澳洲历史上第一位把美式政治选举campaigns带入澳洲的总理,澳大利亚第一次开始经历充满激情的政治演讲形式丶铺天盖地的竞选海报丶明晰响亮的竞选口号等一系列澳洲大众层只在电视上领略的政治公关。甚至有人说他是第一位开始用个人魅力赢得选举的总理。


珍贵图片集:




(1974年Gough Whitlam和Paul Keating)






(2012年,为了纪念他竞选胜利40周年,Gough Whitlam和家人朋友举行了一个非正式的午餐)






(1944年,Gough Whitlam和他的妻子Margaret,还有两人的第一个孩子Anthony 图片来源:网络)

附Gough Whitlam生平简介:
家庭
爱德华·高夫·惠特拉姆(Edward Gough Whitlam,1916年7月11日生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墨尔本-),出身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维力瓦选区的工党(ALP)籍政治家,为第21任澳大利亚总理。1942年4月22日,惠特拉姆与玛格丽特·杜威结婚(比尔·杜威之女),育有三子一女。玛格丽特·惠特拉姆以在家中与其夫“地位平等”着称。她是一位作家,并且曾获得游泳比赛冠军。因此2002年惠特拉姆在他们结婚60周年纪念宴会上,笑称与其他从政者相较,他在婚姻上的耐力方面,创下记录。
早期从政
在1947年惠特拉姆开始角逐政治选举。但是他先后两次在地方议会的选举中及一次新南威尔士州的州议会的选举中落败。直到后来在1952年的工党的韦里瓦选区议员的休伯特·拉扎里尼宣布在下次选举中不再竞选,惠特拉姆才赢得党内预选成为工党的候选人。1952年,拉扎里尼病逝,惠特拉姆在随后进行的补选中以67.5%的得票率大胜,步入联邦国会。在此后的十余年中,惠特拉姆在党内的地位不断提升,自19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惠特拉姆更成为一位竞争党首的有力的潜在候选人。1960年,在经过数次的大选失利后,工党选举新的领导层,惠特拉姆当选为新任工党副领袖。1966年末,工党在大选中再次一败涂地,只剩下41个席次。随后在1967年2月的党团会议上,惠特拉姆击败对手,成为新一任工党领袖。
1967-1972年:反对党领袖
成为反对党工党领袖以后,惠特拉姆看到工党连续在大选中落败,号召进行党内的改革。但在1968年的党团会议上,他的改革受到争议,随后他宣布辞职,并要求重选党领袖。在之后的党首选举中,惠特拉姆以38:32票击败对手,继续担任党领袖。此时党内一些组织仍拒绝改革,但这却促使惠特拉姆更加决心改革。他成功降低了工会在工党内的影响力,并强调国家利益而并非地方利益。并在1969年的党会议上,惠特拉姆以他对工党的巨大影响力,在会议上通过了61项决议,包括对工党的各方面进行改革。这些改革为日后工党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而在这期间,以自由党为主的时任政府发生了很多变故,总理哈罗德·霍尔特在游泳时消失,作为执政伙伴的乡村党的议员麦克尤恩担任总理。1968年,自由党选举约翰·葛瑞·戈顿为新一任的党领袖,随即,戈顿成为新总理,但不久戈顿开始受到批评。在1969年的大选中,由于在上届大选中席次过少,工党不可能一次就获得更多的席次得以组阁。但尽管如此,惠特拉姆带领工党增加了18个议席,得票率也增加了7.1%,发挥了工党最良好的状态。这虽未能使工党夺回执政权,但对总理戈顿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并为数年后的大选胜利铺平了道路。1971年,戈顿在党内投票中被击败,威廉·麦克马洪取代戈顿成为新总理。很快在1972年初时,工党便确立起在民意调查中的优势。
不久在1972年末,新一届大选选战正式拉开,惠特拉姆打出了“是时候了”的竞选口号,并作出了一系列竞选承诺。终于在大选中,工党继1969年大选后再夺取了8个席次,顺利击败自由党政府,在时隔23年后,工党终于夺回了执政权,惠特拉姆也成为了23年来首位工党成员担任这一国家的最高职务——联邦总理的人。
1975年宪政危机
1975年澳大利亚宪政危机,总督约翰·克尔以总理无法将预算案获参议院通过为由,解散了爱德华·惠特拉姆任总理的政府,并任命时任反对党领袖弗雷泽为新一任总理,这是首次有总督使用这一象征性的权力。当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决定不予干涉,理由是澳大利亚已成为独立国家,其总督就是元首,而宪政危机必须由澳大利亚自行解决。约翰·克尔的举动此后一直被争议。反对者认为法律上,按照西敏制的惯例,总督不应解散在众议院拥有多数支持的政府,一个非民选的总督不应有权解散由人民选出的政府。
再任反对党领袖
在被免职后,惠特拉姆随即作出表态,他批评克尔及弗雷泽等人的行为,并呼吁支持者压制怒火并投入到下届大选的活动中。随后,工党依靠在众议院的多数,通过不信任案,企图打倒弗雷泽政府,要求总督重新任命惠特拉姆为总理,但很快弗雷泽宣布解散国会,提前大选。在选战中,惠特拉姆提出“耻辱,弗雷泽,耻辱,弗雷泽”的口号,并针对宪政危机中惠特拉姆被免职的问题展开选举活动,而工党在选战初也以此事件作为他们的一大利器,但是由于在工党执政时期,在经济上处理不力而被民众反对,于是在1975年12月13号的国会选举中,工党丧失很多议席,而自由党联盟在参众两院获得半数得以继续执政,惠特拉姆重新成为反对党领袖。作为反对党领袖,惠特拉姆击败了数次党内有人对于他的领导权的挑战。但在1977年的大选中,工党只增加了两席,不足以取代弗雷泽重夺执政权。因此,惠特拉姆不久决定辞去党领袖,由比尔·海登接任。其后淡出政坛。
晚年:1978年7月,惠特拉姆从众议院退休。

返回页首
举报
点评这篇文章
点评这篇文章
 
1 2 3 4 5
0个人参与评分
Advertiser Disclosure
最新商家点评
ChineseInOZ总共有180条点评, 263次评分
悉尼DFS
Review by 7934Smoker斯莫格 at 03/03/25
good and nice place
新世界假期
Review by 5156苹果用户_meichang at 03/26/24
我再想找他们,可是电话不通
澳华良缘
Review by 6027sofia at 06/29/23
征婚:女,45岁,绿卡,身高170,善良美丽大方。善解人意。诚觅一位终生伴侣。非诚勿扰!联系电话7186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