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澳洲华人圈不少人热衷于海外旅游,在这里必须提醒大家小心被自己的银行“趁火打劫”!
打劫银行与“银行打劫”有很大的不同 - 前者其实是小打小闹,而前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光天化日之下大捞一把”。
澳洲的银行业将这种“打劫”称为“动态货币转换”(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 - DCC),它能使成千上万不知情的客户们遭到自家银行明目张胆的抢劫。
除非这个DCC骗局被澳洲监管机构阻止,不然单单是这一项就能够让澳洲银行的客户们损失数十亿澳元。按银行业内人士的介绍,澳洲人高达90%的海外信用卡交易被DCC征费,而DCC的费用通常是5%以上的交易值。
最可气的是,银行对DCC诡计的收费设计很狡猾(甚至称得上是“优雅”),因为银行能让客户自己选择被宰的方式!
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那些去海外旅行,手持Visa或MasterCard的澳洲人,在入住酒店,汽车租赁或支付餐费时,会有两个选择 - 支付当地货币或支付澳元。
这看起来很美。但实际上无论你如何选择,都逃不脱最终银行那些高的可怕的货币转换费 - 无论你选择哪个选项,你仍然需要支付外汇手续费。
事实上,即使你选择使用澳币支付,你会被至少5%的“动态货币转换”(DCC)一举击中,外加一定的费用。
你每次选择"Pay in AUD",就意味着无意之间“抢劫”了你自己一次。然而,大多数人都会这么选,因为这给了他们一个错觉 - 我逻辑上如果能用澳元支付,为什么要使用外币呢?!
显然,澳洲各家银行也明白这个逻辑,因此他们就设计出了这种“明抢”的盈利模式,对客户们上下其手,大肆抢劫。
这种DCC银行骗局不会自动消失,除非最终澳大利亚监管机构加以制止,或者大家通过律师对银行业进行集体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