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工科生博士转向生物学 学科结合创造新疗法

收藏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6月20日报道 (记者Gigi)6月19日是父亲节,希望之城研究院一位来自中国的生物科学博士毕业生黎琛,受到父亲的工程学背景耳濡目染的影响,在生物科学的研究中运用了工程学的模式,在毕业后支持萨那生物科技公司( Sana Biotechnology) 开发细胞和基因疗法,并开发和执行分析检测,以进行质量控制和更好地了解药物,潜在地确定改进创新疗法的制造过程的方法。

现年29岁黎琛在受访时表示,在湖北武汉出生,在广州长大,在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学士学位。这是一个工程学位,例如做医疗仪器。然后,他在大学的时候参加国际基因工程比赛,当时所有全球的大学生一起,每个大学做一个国际基因的项目。他通过这个项目了解到了生物的一些相关知识后,对生物产生了兴趣。

拥有工程背景的黎琛,当时觉得如果把生物和工程结合在一起的话,应该会有趣。但他本身没有生物学的背景,但想要去学习生物,所以就选了这个生物专业的博士来读。申请美国的这个生物博士时,希望之城是其中一个选项。

他对生物产生兴趣的原因是, “我觉得生物有很多未知的东西。人们仅仅知道一些表面的东西,当然我们现在其实比以前的时候知道得更多,知道有关DNA、RNA、蛋白、细胞,大至包括人类器官,有些研究是很清楚的,但是很多细节之处其实并不清楚。因为不清楚这个生物具体的运作情况就很难去进行改造,或者这些疾病起因是什么都不清楚,还有很多未知的空间,所以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因为亲友的介绍,他知道了希望之城。他表示∶“希望之城在癌症、艾滋病毒和糖尿病治疗和研究方面享有盛誉,但大多数人不知道希望之城设有研究生院,我很高兴我去希望之城攻读博士学位。”

图∶希望之城研究院毕业生黎琛。(摄影∶记者Gigi)


他在希望之城的Irell & Manella生物科学研究生院工作了7年。他说∶“我以前没有在实验室工作过,所以我每天都在学习新事物。我的导师和实验室伙伴给了我很多帮助。”

他其后对一种称为“适体”(aptamers)的治疗性核酸进行了研究,该核酸针对并结合癌症的标志,从而使药物可以攻击癌症。开发适体的传统技术是一个乏味而漫长的过程,其中工程产品一次只能针对一种癌症生物标志物。 黎琛找到了一种方法,可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生物标志物来筛选适体,与传统上筛选一种生物标志物的时间相同,同时还提高了适体的特异性或能力,使非疾病细胞不受影响。

黎琛已经在萨那生物科技公司担任科学家6个月,并表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职业道路。他计划留在美国,帮助开发更好的疾病治疗的方法。

黎琛谈到,有今天的成果,父母给他的影响很大。他说:“父亲是一个电子工程师,从小就对我进行工学的教育,包括教我怎样去编程、怎样去焊电路板。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要教小孩子焊电路板。结果是我会焊电路板,但不知道怎样去设计电路。”在父亲耳濡目染的薰陶下,他锻炼了这种动手能力,同时建立了工程学的基础。

虽然他在攻读了生物医学工程学位后进修了生物学,黎琛形容自己做的项目都是非常工程化。“就是想做实用的东西时把我知道的这些基础知识加以应用,以达到改造这个现实的目的,所以我最后做这个项目也是非常实际的,我知道怎么样操控以及制造核酸加RNA,我就把它拿来改造。这是父母对我的影响。”

黎琛表示∶“非常感谢他们,养一个孩真的很不容易,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非常感谢他们。当然,父母养育孩子是应该的,但像他们这种付出,我还是非常感激。”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0条评论

登录